WFU

Aug 11, 2025

【德南之夏2-1】走入中古世紀.漫步在羅騰堡的城牆上

扣除一天的飛行,德國行程正式在第二天7/14展開。這趟旅行主要規劃在黑森林和德國南部,但是距離法蘭克福機場兩小時車程的「羅騰堡」一直讓我們難以割捨,它不僅是知名觀光路線「羅曼蒂克大道」上的重要景點,也是德國非常著名、保存良好的中世紀小鎮之一。考慮許久,最後決定在羅騰堡住一晚。

羅騰堡位於巴伐利亞州,全名是陶伯河上的羅騰堡(Rothenburg ob der Tauber),城鎮位於陶伯河畔高地上,Rothenburg在德文有「紅色城堡」之意,有個說法是,城裡建築大多鋪設紅瓦而得其名。這個城鎮起源於西元9世紀,神聖羅馬帝國時期羅騰堡即以自由都市(直接隸屬於皇帝、享有高度自治權)有過興盛的歲月,直到17世紀三十年戰爭,面臨饑荒與瘟疫,城市發展停滯,反而保存了中世紀的面貌。

德國有幾個保留完整護城牆的中世紀小鎮,羅騰堡就是其中之一。同樣位於羅曼蒂克大道上的諾德林根、丁克爾斯比爾也有相當完整的城牆。其中諾德林根也是我們很想造訪的地方,因為它的城鎮可是蓋在隕石坑內,還是《進擊的巨人》的城鎮參考原型!?可惜行程已經排不進去。
▲從旅館走向舊城區Gallows Gate。城牆外圍就有多座停車場,滿方便的。
我們住在老城外的旅館,離Gallows Gate只有100公尺,兩分鐘就能穿過城門進入中世紀街區,位置很優秀。抵達羅騰堡已是中午,把車停妥在旅館停車場,立刻出發去爬城牆。Gallows Gate是羅騰堡的古城門之一,德文稱為「絞刑門」,中世紀時門外曾設置刑場。門牆建有雙重防禦塔樓,底下拱門主要供車輛行駛,旁邊另有人行道。
▲路燈也是古樸風情。
從石砌城門往舊城望去,彷彿穿越到另個時空。
▲箭頭是我們兩次的行走方向。

Gallows Gate旁邊即有登城牆的樓梯。城牆約長四公里,環繞整座舊城區,是德國現存完整度極高的護城牆。城牆串聯著多座塔樓和城門,途中有許多樓梯可以隨時上下,無須走完整圈。根據我們兩天實際行走和觀察,城牆似乎也不是整圈都能登高步行,地圖藍色路線是可供行走的區域、粉色路線只能在下方沿著圍牆走。我們把東面和一部份北面城牆都逛過了,居高欣賞櫛比鱗次的紅瓦屋頂和童話小鎮風情,想像中世紀士兵防禦巡守的情境,宛如走進故事書的場景之中。
▲望向老城裡的彩色街區,視線盡頭聳立著White Tower(白塔)。
登上石砌城牆,高度約有三層樓高,通道上覆蓋著木造屋頂、側邊設有木頭欄杆,粗獷的風格充滿歷史古意。城牆上不時出現防守孔洞,推測是舊時士兵用以投石、倒熱油、觀測敵人用途?如今望出去則是城外的P4停車場和公園遊樂場。
城牆有時也會出現一面面的「芳名錄」,這些都是支持城牆維護的大德。網路上是說至少捐款1200歐元以上?大約台幣四、五萬元,好像比認養台灣寺廟的柱子還便宜😂。而且意外發現,很多日本團體捐錢欸(竟然看到SHISEIDO!)日本人似乎挺喜歡羅騰堡的?旅行兩周,唯二遇到日本旅行團的地方就是羅騰堡和威斯教堂。
波比起初聽到要登城牆十分期待,一直催促著我們快出發。上來發現只是一條高高的走道又問「在這邊散步能做什麼?」😅我說「看各式各樣的彩色房子、彎彎曲曲街道裡人們的動靜、觀賞家家戶戶的後院花園和果樹、紅瓦上的獨特窗台;還有如果妳是古代的士兵,會在這上面忙什麼呢?走吧,小小兵,和我一起去巡視舊城吧😎。」六歲多還是可以稍微哄騙的年紀,就這樣陪我們走了一大段,直到城牆南端的Spitalturm(救濟院塔)。
一路望著尖尖紅瓦屋頂、可愛色系的房屋,不禁納悶要如何維護一座古城保有舊時模樣?當地大概有嚴格的建築法律規範吧。行前我把羅騰堡想像成人來人往的觀光重鎮,沒想到這兩天街上大多清靜悠閒。行走在午後的古牆上,剛開始身心都還殘存著長途飛行的恍惚感,聽見遠方偶爾傳來悠揚的鐘聲,一步一步走著終於比較有踏實感「天啊,我竟然已經身在羅騰堡了~」
▲從城牆回望Gallows Gate。
有著強烈線條感的木筋房(Fachwerkhaus)是羅騰堡頗具代表性的建築特色,整座舊城都能看見各式各色的木筋房。這種傳統德式建築,先以木樑組成房子骨架,再填以灰泥和石材,交錯的深色木條和粉彩外牆形成顯著對比,營造出童話風格般的街區。
從Gallows Gate開始走,大概經過四、五座塔樓後,下方街角出現一棟造型奇趣的木筋房,把它擺進宮崎駿的動畫裡也不違和。這間五邊形的轉角屋「Gerlachschmiede 拉赫鐵匠鍛造屋」過去是中世紀鐵匠鋪子,仔細看屋旁的鍛鐵小招牌還是馬蹄鐵的造型呢。儘管現在所見是戰後按照原型重建後的屋子,仍然是一棟極具魅力的建築。
最靠近鍛造屋的塔樓是Röderturm,可以登上塔頂眺望舊城區(票價2.5歐元)。
▲紅色的木窗也很可愛。
▲遠方可見聖雅各教堂和市政廳的塔樓。但說遠也不遠,大概是步行10分鐘可到的距離。
從鍛造屋繼續走5分鐘,城牆轉了90度的彎往南延伸,此時斜前方所見、鑲嵌小時鐘的Siebersturm(西伯爾塔)看似樸素無奇,塔前的街角可是名氣響亮的明信片場景「Plönlein」。
▲看膩屋頂和房子的小孩,連不愛的蘋果汁都拿出來喝了😂。
我們計劃著待會要去Plönlein拍照,卻見晴時多雲的天際突然烏雲密布,一副山雨欲來的模樣。波比也嚷嚷著想去逛街,於是又走了5分鐘,從最南端的Spitalturm(救濟院塔)下了城牆。
從Spitalturm往Spital Gate走去,發現這處古城門很不一樣,是雙重城牆和兩道門的堅固設計,城牆院落還有一棵大樹,手機拉廣角畫面都快變形了才拍得下大樹的全貌。
半圓形碉堡似的城門厚重而古樸,真像中世紀動畫裡會出現的場景,我一直跟波比說「像不像芙莉蓮他們會經過的地方😂」。早先開車來到羅騰堡時,導航就是帶我們走這道門,穿過舊城和Gallows Gate抵達旅館。當下發現要開進古城門還有點慌張「欸~車子真的可以這樣開進去嗎?!😲」滿奇妙的體驗。
城牆旁有一道木橋和城牆側邊聯通,城門上頭則有個烏漆抹黑的空間可以走進去瞧瞧,但裡面超暗怪可怕的。在這閒晃時遠方雷聲隆隆下起雨了,我抬頭看到一個怪東西,突然想起行前在地圖上發現的有趣地方,於是讓KP和波比去躲雨,我自個兒拍照去。
登登!終於在離Spitalturm不遠的巷子裡找到了「眼睛房子👀」!!這棟DJH Jugendherberge青年旅館,屋頂天窗的造型有夠獵奇,像似長滿了眼睛,當初看到照片就覺得超詭異,一定要親眼目睹一下。眼睛天窗,又稱為貓眼窗、睡眼窗或牛眼窗,用以增加閣樓的光線和空氣流通。在羅騰堡閒晃偶爾會看到兩隻眼、三隻眼的房子,擁有十幾隻眼睛(雙面)我只發現這一棟,趕緊拍照回去讓父女倆見識見識😁。
▲拍完眼睛房子,在大雨中狂奔的本小姐。兩把雨傘都塞在行李箱真是太失策了。
雨不停歇,後來就近在Spitalgasse路上找一家小餐館歇歇腿、吃個遲來的午餐。通過前方的Siebersturm就是必拍景點Plönlein;不過餐廳這一邊的屋子鵝黃、粉橘、嫩綠、淡藍也是繽紛又吸睛呢

隔天上午天氣大好,全家人因為時差關係清晨五點多就醒來了。吃完豐盛的早餐,又把羅騰堡補逛一次。中途走了一段舊城北邊的城牆,從Powder Tower(火藥塔)到Klingentor Tower(克林根塔)。
Powder Tower(火藥塔)過去是用以存放火藥、彈藥,據說蓋得特別堅固,且為了避免爆炸波及居民所以遠離主要街道。牆外則是P5停車場。
▲波比一直要我幫她單獨拍一張這樣的照片,證明她走過高高的城牆😄。
▲因為有屋頂,颳風下雨或大熱天都很適合來走城牆。
這邊離廣場比較近,可以清楚看見聖雅各教堂的雙塔。走了一小段我們就從Klingentor Tower下樓了。
Klingentor Tower前的街道,這邊也是很清幽。
Klingentor Tower(克林根塔)是一座美麗的塔樓,過去用以守衛通往陶伯河谷的北方通道。樓頂有著優雅的凸窗,穿過塔下的小門走上古老木橋,發現城牆竟與聖沃爾夫岡教堂相連在一起,眼前猶如一幅歷史畫卷。雖說東側的城牆比較好取景,但北側的Klingentor Tower也很有風貌,值得一來。
【羅騰堡待續~】

留言 (0)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