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Feb 22, 2023

比利時│安特衛普聖母大教堂(The Cathedral of Our Lady).擁有輝煌藝術的地標

從中央站步行了1.6公里,終於來到安特衛普最壯觀的建築之一「聖母大教堂(The Cathedral of Our Lady)」。這是一座羅馬天主教的主教座堂,代表這座大教堂不僅是教區中心、主教駐地,通常也是當地的重要地標,擁有宏大的規模。

如同歐洲其他大教堂,聖母大教堂從1352年起建,也歷經了漫長的建造過程。1521年第一階段完成後,因遭遇大火、宗教改革、法國入侵等等破壞,又進行長年的修復與增建,至今仍未全部完工。儘管如此,聖母大教堂仍是荷比盧低地地區最高聳耀眼的哥德式教堂,高達123公尺的北塔鐘樓曾被譽為「中世紀的摩天大樓」,也在1999年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老實說在造訪安特衛普之前,我完全不認識這座大教堂,只依稀記得它出現在動畫裡的幾個畫面。可能有些台日遊客都像我一樣,完全是衝著《龍龍與忠狗》而到此一遊。這部卡通原作是英國作家薇達的《法蘭德斯之犬》,因為被日本改編為〈世界名作劇場〉且在台灣播出,成為家喻戶曉的故事。尤其結局最後一幕更成為悲劇動畫的代表場景,相信當時不少小孩都為龍龍跟阿忠的遭遇痛哭流涕吧。大概七八年前有天中午在家吃飯,電視剛好重播《龍龍與忠狗》到後半段,我看到結尾時真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淚都掉進飯碗裡了,為什麼要給孩子看這麼悲傷的卡通啦😢。《龍龍與忠狗》《賣火柴的少女》和《螢火蟲之墓》是我心中三大看了會有陰影的故事。
《龍龍與忠狗》的背景就發生在安特衛普附近的小村莊。有趣的是,聽說比利時人其實不太知道這個故事,反而在日本非常紅。市政府可能想吸引亞洲觀光客吧,2016年在教堂前廣場建造了兩位主角臥地安眠的雕像。雖然龍龍跟阿忠的長相和我記憶中不同,但簡潔柔和的線條,隆起的地磚如被毯般輕輕覆蓋在他們身上,這份安詳多少淡化了故事的哀傷感。
還沒看過這部卡通的波比,從一早就聽到媽媽說要來找忠狗什麼的。
發現雕像當下全然呈現任務完成的喜悅😊。
教堂右面外牆有一組青銅雕塑,這是父子檔建築師簡·阿佩爾曼斯、彼得·阿佩爾曼斯指揮工匠建造教堂的場景。但中間的女士可是真人唷!和遊客互動拍照的街頭藝人。
時間不早,趕緊進入聖母大教堂參觀。門票12歐元(18歲以下免費,開放時間平日10:00~17:00,假日時段不同請參閱官網)。進門才知道要購票當下有點猶豫,但一踏入教堂內部立刻覺得值回票價!!第一,因為要收費,教堂內遊客不多,參觀品質很好。第二,不管是建築本身還是藝術畫作都非常精彩,光是看到魯本斯的幾幅真跡,就值得了。
首先映入眼簾的教堂中殿就讓人相當驚豔。挑高的哥德式尖拱層層交疊往後延伸至主祭壇,呈現宏大的氣勢。兩側雕花牆面、筆直的束柱和玻璃花窗引入的自然光更襯托出空間的高聳聖潔。教堂規模遠比想像中還壯觀,穿梭在這些廊柱底下深深感覺到自己的渺小。
▲閃耀光芒的雕塑是安特衛普當代藝術家揚·法布爾的《背負十字架的人》。
教堂主入口通常在西面,這邊也不例外。我們先參觀南面側廊的祭壇。目光隨著灰白束柱的線條延續至拱頂,上頭還殘存著中世紀的壁畫。燈光投射在黑色地板的星芒圖騰上,洛可可風格的祭壇中央擺放金色約櫃。整個廊道沐浴在彩繪玻璃的柔美光芒中,有著沉靜的氛圍。
哥德式教堂因建築技法的改變,讓牆面可以承受大面積窗戶增加採光,因此在聖母大教堂四周皆可見五彩繽紛的花窗玻璃工藝。早期的彩繪玻璃是為了讓不識字的民眾也能領略教義,如今都成了教堂裡的燦爛瑰寶。
▲好喜歡這區舒服的光線,幫女兒多拍幾張照。
▲祭壇上的金色約櫃。
▲展示在南面祭壇旁的聖母聖嬰像,相當華麗精緻。
▲女兒問我,為什麼很多雕像都要伸出手指😅我阿災?(左邊這尊好像郭董XD)
站在側廊遠遠就看見魯本斯的大作,來去朝聖吧。彼得·保羅·魯本斯(1577~1640年),法蘭德斯畫家,出生於德國錫根,12歲時回到父母的家鄉安特衛普,而後接受了天主教洗禮並開始學習作畫。魯本斯以氣勢宏偉、色彩豐富且充滿動感的巴洛克風格聞名,擅長宗教、肖像和古代神話等題材。由於畫作傑出且善於交際,魯本斯與歐洲達官顯要交情友好,曾擔任宮廷畫家及外交大使,也於安特衛普開設了私人畫室、聘僱多位助手,是一位發展非常活躍且成功的畫家。現今在安特衛普還保存著他的故居。

我對魯本斯的認識當然也是因為《龍龍與忠狗》。故事的主角龍龍從小就失去父母,和爺爺及大狗阿忠相依為命。龍龍擁有繪畫天賦,一直夢想可以看到魯本斯的兩幅名畫,可惜他付不起看畫的費用,始終無法如願。在爺爺因病去世後,命運多舛的龍龍不僅慘遭誣陷失去工作和家園,連投注希望的繪畫比賽都落選了。最後在聖誕節的雪夜,飢寒交迫的龍龍走進了大教堂終於看到揭開布幕的魯本斯畫作,如願以償的龍龍就抱著阿忠躺在畫作前永遠地沉睡了(寫出這段故事又快哭了,怎麼那麼可憐😭)
大教堂內收藏許多宗教題材畫作,其中最知名的就是魯本斯的四幅名畫:聖母升天圖、基督復活、升起十字架及卸下十字架。而龍龍朝思暮想的兩幅畫作,其一就是高掛在北耳堂牆上的三聯畫《升起十字架(Raising of the Cross)1609~1610》。左側描繪福音書作者約翰緊握著痛苦的馬利亞,其下是悲痛的群眾;右側呈現羅馬士兵逮捕其他盜匪準備一同行刑的畫面。正中央就是耶穌被釘上十字架的情景。透過對角線構圖、明暗對比,以及士兵緊繃的肌肉和推舉強拉的姿態,展現戲劇性的力量感。
在相對襯的位置、南耳堂牆上,還有另一幅魯本斯的傑作《卸下十字架(Descent from the Cross)1611~1614》。這幅魯本斯花費三年時間才完成的畫作,左幅為懷著聖嬰的馬利亞探望同樣懷孕的表姊伊莉莎白,伊莉莎白後來生下施洗者約翰;右幅描述約瑟與馬利亞前往耶路撒冷聖殿,大祭司西面捧著聖嬰宣告救世主的降臨。主畫則描繪哀傷的馬利亞與門徒卸下耶穌聖體準備埋葬。白布包裹的蒼白身軀、紅色血漬和周遭暗夜形成對比。相對於《升起十字架》的動態感,這一幅則是流洩一種傷痛與沉靜;以一個母親的角色來看待這三個場景,真的頗有感觸。
▲動畫裡,龍龍跟阿忠最後就是躺臥在《卸下十字架》前蒙主恩召。
在東西向中殿和南北向耳堂的中央,便是教堂十字建築的中心點。隨著層層精緻雕刻望向43公尺高的明亮穹頂,一幅圓型畫作《聖母升天》就在視線盡頭,這是魯本斯徒弟科內利斯·舒特1647年的作品。畫作太高了,肉眼其實看不太清楚,特別用單眼拍一張。
接著參觀內殿。穹頂下懸掛著巨大華麗的十字架,其後是兩排深色木雕、風格莊重的唱詩班和主教席位。巴洛克風格的主祭壇上,1626年魯本斯的另一幅大作《聖母升天》就鑲嵌在華美的大理石廊柱中央。
往正門方向望去,可見木刻鑲金的大型管風琴和拱廊下精雕細琢的木雕講壇。
真想聽看看管風琴樂音在這教堂內迴盪的氣勢。
而在主祭壇後方、也就是教堂東側,是有著半圓形迴廊的後殿,沿著迴廊可以欣賞到一間間安放聖物聖像或是祈禱彌撒用途的小禮拜堂。這一區的玻璃花窗、壁飾、宗教圖畫同樣充滿神聖的光輝,尤其色彩運用與圖騰裝飾更為繽紛多姿。很特別的是,還有一處狹小樓梯可以走到地下室,我不確定看到的是教堂的古老地基還是地下墓穴,周圍昏昏暗暗的,稍微瀏覽一下就快快走上來了😅。
▲聖母哀子像與看起來纖細而脆弱的玻璃荊棘冠。
▲後殿附近有著主教相關用品的小房間,以及一家小咖啡廳。
▲北面側廊有一區域展示大教堂建築模型。
教堂最初的設計圖是兩座齊高的鐘樓,因種種因素,最後完成北高南低的形式。
最後參觀北面的側殿。作為聖母大教堂,內部自然有許多聖母馬利亞相關的雕像和藝術品。位於北面祭壇上就有一尊純白的聖母聖嬰像,在白色大理石襯托下顯得十分聖潔。對波比來說,眼前雍容華貴的聖像猶如芭比娃娃,直說好美好漂亮唷。為了感謝女兒乖乖陪我們走了大半天,讓她在這點了一根蠟燭。
▲好不容易點著長長的白蠟燭,竟然想一口氣吹熄!
「這不能吹啦!!」趕緊用氣音阻止她😅
▲一進教堂就三不五時問我可不可以點蠟燭,終於如願啦。
如果不打算購票,其實站在售票處旁邊也看得見大教堂的前半部。但個人還是大力推薦買票進去參觀,絕對不會後悔的。離開前逛了教堂紀念品店,這裡有許多精緻、宗教主題相關的陶瓷和木雕人偶。女兒說:「我想買這些回去和樂高小小人一起玩......」哈哈這不太好吧😅。雖然小人偶沒買成,後來買了歐洲樂高摩比人也滿棒的。
教堂真的是一處神奇的場所,穿梭在時而幽暗時而明亮的廊柱底下,忍不住頻頻抬頭看那恢弘細膩的線條,似乎要引領你到崇高的某處。環顧各年代的宗教藝術和一扇扇耀著彩光的玻璃窗,彷彿可以感受到某種偉大的存在,可能來自建築工匠的心力投注、藝術家的傑出創作、耶穌的犧牲精神;彷彿可以看到數百年來人們的悲喜哀樂都在此刻此地歸於平靜。短短一個多小時,我們踏進了輝煌、靈性的奇異世界,在傍晚四點半又回到喧鬧歡快的安特衛普街道。

留言 (0)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