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28 D1:搭機、前往京都
11/29 D2:貴船鞍馬、一乘寺拉麵
11/30 D3:嵐山
12/1 D4:市區賞楓(真如堂、永觀堂、南禪寺一帶)
12/2 D5:伏見稻荷大社、宇治
12/3 D6:清水寺一帶、前往大阪
12/4 D7:枚方公園
12/5 D8:奈良
12/6 D9:道頓堀/心齋橋一帶、搭機
實際到了日本,還是依天氣和實際楓況做了調整。例如第二天預計前往貴船鞍馬,但天氣預報100%下雨,於是和第六天的清水寺對調,至少人在市區進可攻退可守,雨爆大或楓況不佳還能去逛街。
由於帶著四歲幼兒,吃完早餐出門跑行程的時間點我大多抓在九點,KP一開始還嚷嚷「要早點出門啊,善用短暫的白天blah blah blah...」實際上呢,幾乎每天出門都晚一個小時。總之扶老攜幼的我也不強求了😑,多數行程都有走完就值得灑花啦!
京都正式行程一開始就來了一場雨囧,還足足下了一整天。決定把貴船鞍馬往後挪(反正都落葉了)改去清水寺。從飯店所在的河源町三条前往清水寺大致三種方法:
A.巴士:車程大約10~15分鐘230円。離清水寺較近的站牌是清水坂路口[清水道],下車後走上清水寺仁王門約650公尺。不過三条這邊9點前較少停靠[清水道]的巴士,需走去四条河源町搭車,或中途換車。要注意有些車班是停靠離清水寺較遠的站牌,例如[河源町松原][河源町五条],都要再步行1.5公里左右,有小孩的話不建議。
B.京阪電車:車班多,[三条]搭到[清水五条]160円。但從[清水五条]走到清水寺也要1.5公里,有些人會轉乘計程車節省體力。
C.計程車:從河源町三条搭計程車約1000円~1200円,路程3公里約10~15分鐘左右。如果有老有小建議搭計程車比較省事。通常載到「七味家本鋪」路口下車,再走一段斜坡就是仁王門。
這天吃完早餐出門都快10點了,我們直接搭巴士到清水寺。搭乘方式也很簡單,從巴士後門上車,按下車鈴,前門下車時感應ICOCA卡或投零錢或給司機看一日券。在京都這六天都沒遇到需要抽整理券的巴士(多區間系統)。



天候欠佳,各國遊客、修學旅行的學生還是相當多。抓緊空檔幫波比來張到此一遊照。波比指著入口的狛犬說石獅子,好像也沒錯啦,狛犬就是混合獅子和狗形象的神獸。一般成對的狛犬是一隻張口一隻閉口(代表開始和終了),清水寺的狛犬則是兩隻都張口,聽說和東大寺一樣,後來去東大寺都忘了確認這件事。


▲真不愧是京都名寺,下雨天仁王門前依然熱鬧滾滾。


▲好喜歡這張照片,迫不及待登上階梯的孩子。



▲隨求堂前的繪馬架,掛滿著虎年繪馬。
本來要直接前往本堂,KP注意到路邊有牌子寫著「成就院特別公開」於是往左走過去瞧瞧。我們後來沒有付費進成就院,因為沿途幾處楓紅、水池和石佛群就拍到忘我了,遊客也不多,算是意外撿到的清幽景點。




▲以上四張是在大講堂旁的車道。

▲石佛群。明治時代,因廢佛毀釋運動,民眾不忍佛像遭到丟棄於是運來此地供奉。

▲石佛群附近的大水池,有著黃澄澄的秋葉倒影。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母女倆要一本正經拿著門票拍照😆
是說門票滿美的,票面有春夏秋冬四個版本,值得護貝當書籤。


▲謝謝一位台灣和服小帥哥幫我們合影。

▲本堂前的龍雕手水舍,只能淨手喔。


▲下方剛好是阿弖流為母禮之碑。


來到國寶「本堂」。目前所見的清水寺大部分建築乃是1633年德川家康下令重建。關於清水寺的起源,據傳是奈良時代有位延鎮上人被仙人託夢尋找泉水,因緣際會在音羽山上找到瀑布並供奉了千手觀音像;後來上人遇到上山打獵的征夷大將軍坂上田村麻呂,便勸他興建寺院守護觀音靈地,因而創建了清水寺這處京都名寺,也在1994年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本堂內的十一面千手觀音立像,平日恭奉在佛龕內,每三十三年才會公開。寺方另外依照秘佛本尊雕刻了千手觀音像讓民眾瞻仰。秘佛下一次公開展示是2033年,日本人有個說法是,人一生如果可以拜見三次可是天大的福氣。

▲告示牌後方展示著仁王門、本堂舞台和奥の院舞台的古柱。







▲音羽の瀧、滝之堂、滝の家一帶,以及山坡上的子安塔。




飽覽了楓景,轉頭欣賞一下各式各樣的御守。記得本堂兩旁都有販售御守的授與所,音羽の瀧對面也有一處。每次都想說沒地方掛別買了,還是忍不住掏了錢包。最喜歡櫻花鈴鐺,聲音好清脆。

本堂東側可以正面欣賞阿彌陀堂和奥の院,趁著人少空檔和紅葉合照幾張。



依附懸崖建造的清水舞台除了是遠眺京都街景的絕佳地點,自古來也是表演和法會祭祀的場所。最特別的就是整座舞台採用139根櫸木以榫卯手法搭建,約有四層樓高,完全沒有使用任何一根釘子。後來從舞台下方經過,抬頭看著筆直高聳的巨木支撐著眾人,很是壯觀。
清水舞台也因一句諺語而聞名「清水の舞台から飛び降りる(從清水舞台上跳下去吧)」代表奮不顧身、豁出去的決心。老實說這高度不死也半殘吧😲,所以日本政府1872年就明文禁止這件事了。

▲奥の院前也有突出的懸造式舞台,好多遊客在上面回頭拍本堂。

















[粗心大意番外篇]
這晚入睡前KP要幫相機充電才發現「相機呢?!」我以為他自己收進背包裡,他也以為我收進自己的背包,總之推敲細節和手機照片,我們八成把相機丟在滝之堂的亭子裡了😨,深夜11點清水寺都關門了超悲劇......雖是一台NIKON老單眼,可足足陪伴我們十多年啊,當下真的非常難過,還上批踢踢貼文求助,也查閱了京都警局失物網頁和清水寺官網(但沒有失物相關單位),看來只能等天亮。不用說,當晚一夜難眠,還夢到躺在亭子裡被雨水打濕的相機。
隔天清晨六點,終於等到清水寺開門時間。原本打算天亮就直衝清水寺找相機,但想想可能老早就被撿走了,畢竟各國遊客人來人往的,決定先用google翻譯跟飯店櫃檯說明情況,請櫃檯幫忙打電話詢問寺方。結果寺務所要早上八點才有人上班。不安地吃完早餐又趕緊向櫃檯詢問,萬幸的是!!寺務所說有撿到我們的相機!!這也太感人了吧😭😭😭。馬上向櫃檯道謝,雖然一早他被我們打擾時態度頗冷淡,但還記得後續幫我打電話確認真的很感恩他。立刻跳上計程車前往清水寺,車資1100円,也果決放棄老早就買票、9點半的嵐山小火車(880円*2)。
下車後KP帶小孩逛商店,我直奔寺務所說明來意,一位先生馬上拿出相機,沒錯就是我家相機無誤!從口袋掏出鏡頭蓋蓋上,想說這足以證明是我的相機吧。但日本人做事就是很仔細,寺務所先生說請容許他查看相機照片比對一下,結果開機第一張照片就是本小姐用愚蠢表情喝泉水的特寫鏡頭,還剛好穿著同件外套,先生和他同事馬上笑著說「啊!是您沒錯喔!」🙈太丟臉啦......接著簽署一張取物單結束這一回合。

在清水寺過了一夜的相機,值得拍張紀念照,真心感謝你又老又重沒人要XD。最後再來一張11/30早上九點多的仁王門,陰天沒下雨,遊客一樣很多。下一站,前往嵐山。

留言 (0)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