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Dec 1, 2013

【蒙特內哥羅5-1】雨中的kotor古城.峽灣深處的世界文化遺產

或許是先前一直抗拒黑山之行的關係,這天一大早就開始下雨 。到了八點多雨勢更大到令人絕望。明明前一晚氣象報導大晴天,早上再點開氣象網站居然見鬼的全改成降雨100%。終於熬到九點半大雨漸歇,我們也趕緊開車奔向kotor古城。老實說kotor比我想像中熱鬧太多了,源源不絕的觀光客和車潮約莫在半公里外開始湧現。為了找停車位著實花了點時間,最後還是認命開進付費停車場,所幸位置不遠就在護城河旁。(停車約四個小時,3.2歐)
從地圖上來看就能了解kotor的地理位置實在非常特別。三角形古城區就座落在峽灣最深處、背山面海,城區外環繞著堅固城牆,因此自古以來kotor便擁有極為重要的戰略地位,一次世界大戰時也曾是航艦停駐的主要基地。如今船堅砲利已被巨大遊輪取代,各國遊客紛紛造訪此地,領略峽灣的自然風光與老城歷史風情
從停車場過橋走向城門廣場,大樓般的遊輪就停泊在馬路旁幾乎占住了所有視線,儘管在基隆港邊也曾看過麗星郵輪,此刻走在船邊仍覺得好壯觀啊。威尼斯時期建造的防禦城牆外幽靜綠水環繞,水氣仍瀰漫在城後的裸岩山頭之上,感覺天氣一時是好不了了。聽說峽灣氣候多雨,kotor一年就有1/3雨天,所以我們也沒啥好埋怨的。
就算像老外這麼愛閒坐喝咖啡的族群,在這陰雨天也全躲進室內了,廣場上的露天咖啡座冷清又悽涼。不過還挺感恩這家餐館的,逛完古城後一時找不到洗手間,書報攤的小姐就教我們使用這家的廁所。它在城門一側有個出入口一進去就是洗手間,無人看管我們便順理成章進去用了,或許原本就對外開放的吧?總之真是大感謝呀
Kotor古城總共有三座城門,分別是北門西門南門。其中西門又稱海門是最主要的出入口,遊客幾乎都從這進出,真難想像這般壞天氣人還那麼多,雖然說我們也是來湊熱鬧的。城門旁有個遊客服務窗口提供英文版的古城地圖。Kotor古城雖然規模迷你,但巷弄左彎右拐拿份地圖還是挺有幫助。
海門建於16世紀威尼斯共和國時期,旁邊城牆上還保留著代表威尼斯的飛獅雕像。小小城門滿佈歷史刻劃的痕跡,上頭寫有這麼一段話:「屬於別人的,我們不想要;凡是我們的,永遠不會放棄」很帥氣吧!句子下方的數字「21-XI-1944」則是紀念二次世界大戰時期kotor脫離德軍統治的日子。
 穿越古城門,在聖母與聖嬰的注視下步入這座歷史不散的中世紀小城。
Kotor名符其實是處古城,在烏雲底下,濕漉漉的建築物又顯得更加陳舊了。早在古羅馬時期Kotor就開始發跡,前後歷經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威尼斯共和國幾世紀輪番統治,在歷史與宗教的洪流中翻騰出這麼一座世界文化遺產
進入城區,首先來到「武器廣場」昔日軍火買賣的地方。中央有建於1602年文藝復興式的鐘樓,以及三角形的羞恥柱(用來綑綁羞辱犯法市民之用)。廣場不大,高低錯落的樓房前擺設了眾多咖啡座椅。遊客一波一波湧入,紛紛在鐘樓前聚集留影,又快速散入四周巷弄之中。
我們走進廣場左側,郵局旁的小巷。經過一彎彎拱門,柔黃的店舖燈火投射在石板路上,人潮雖多,雨中古城仍保有一份嫻靜的氣息。
城裡有不少舊時的富豪宅邸,有著綠窗外推大陽台這棟叫Pima Palace,尚能感受到昔日風華。門楣上還刻著有點可怕的小天使浮雕囧。
附近還有幾處史蹟宅邸Buca Palace及Grgurina Palace,不確定是否就照片裡這幾棟。只見旅行團導遊在這指指點點解說了好一會,我們也煞有其事跟著拍幾張。
繞過房子轉個彎便來到「聖特里芬大教堂」屬於羅馬天主教堂,建於1166年。雙塔鐘樓可謂城裡最大且最顯眼的地標,不過曾先後毀於1667年及1979年兩次大地震,重建時大概經費不足,有一塔至今尚未完工。
古城裡有好幾座教堂,只有這裡收門票就沒進去了。後來看了網路照片發現銀製祭壇和粉色石柱都滿有看頭的。教堂外刻有809和2009數字,代表教堂最初建造的年代及滿1200年紀念。
就像台灣宮廟旁有賣金紙祭品鮮花水果一般,教堂前也常有販售宗教飾品的攤販;廣場上遊人如織,陽光也悄悄露臉了幾分鐘。
在這古意盎然的老城,門窗最是好看。雅致的雕花鏤空窗飾、浮雕門楣、拱型門廊,街角巷弄處處典藏著時代累積的滄桑與風華。也很欣賞沿街各處新舊不一的綠色門窗,和磚紅或灰白的石牆還真莫名地很搭配。
穿梭在這些陌生的石板巷弄,也是遊賞古城的極大樂趣。你永遠想像不到下個轉角會遇見什麼,比如說一張累積萬年燭淚的餐桌。這位老兄當天不知道被拍進多少相機裡頭了,哈哈。
為了尋找後山城牆的入口,我們在巷子裡又彎又繞,途中走到南門附近,看到樓梯KP興奮對照地圖直說就是這裡沒錯!可是爬城牆要收門票,我直覺方向不對.....果然走上去只是南門之上一段封閉的城牆,並沒有通往山上的路徑。
不過走上來可以稍微眺望附近的港口街景,還有南門外的水池。藍天在這池裡短暫映出一小角,隨即又是烏雲罩頂的天色。
(怕又下雨,中途先去爬城牆了。雖然缺少藍天白雲但城牆上的景色依舊很讚,下一篇介紹!)


小雨在這古城裡斷斷續續下著,爬完城牆後似乎了了一樁造訪kotor的心願,輕鬆地繼續把城的左邊區域逛一逛。穿梭在巷子裡,幾處古色古香的牌樓都很有特色。我們隨著新娘子潔白的身影走來聖尼古拉教堂前。
這是一座塞爾維亞教會的東正教堂,建於1902年,外觀的確比較新穎,大門上刻劃著金色的聖尼古拉像。或許是基督教、天主教堂看多了,東正教堂有一種特別吸引人的氛圍,厚門高窗之內,光線照入寬闊的圓型拱頂滿室透亮。東正教堂內不擺設長椅,人們站著禮拜,瞻仰高掛的金銀色聖者畫像。
教堂內有販賣宗教紀念品的小鋪、點燭台、奉獻箱等等。據說這座教堂屬於拜占庭風格,最容易辨識的大概就是圓形穹頂吧,三個教堂屋頂代表東正教中「三位一體」的意義,即是聖父、聖子、聖靈。
華麗莊嚴的聖像屏風,是教堂內最金碧輝煌的所在。由於《聖經》禁止崇拜偶像,東正教便發展出聖像畫用以瞻仰耶穌、聖母和聖徒,而這也成為東正教獨特的傳統藝術。聖者們彷彿從那天堂之窗,俯瞰站在畫前禮拜的信眾。
大部分聖像畫我們都不認得,每一幅看起來都是精美耀眼的藝術品。其中聖母聖子像最為常見,這也是東正教徒非常崇敬的象徵。
與聖尼古拉教堂同一個廣場上,還有另一座古老的小教堂「聖路加教堂」。建於12世紀,此教堂過去是天主教堂,後來因kotor信仰東正教的信徒漸多,而後改為東正教堂。規模不大,建築風格較為樸素,但更有一種虔誠的氣氛。
教堂裡同樣有金光閃耀的聖像畫屏風,以及殘存的古老壁畫。正中央十字架的裝飾也很別緻。
在Kotor古城逛了三個多小時,說穿了好像是一趟教堂之旅。倘若對教堂不那麼熱衷,誠心建議一定要去爬古城牆!當然kotor峽灣沿途的景致也確實值得我們跑這一趟。只是我萬萬沒想到,竟把最心愛的雨傘遺留在kotor郵局裡,直到回國前一天才發現真讓我傷心透頂啊......這把好傘跟著我們遊遍北海道、紐西蘭、瑞士算算也歷經四年光陰,最後「移民」黑山。希望它能被有緣人繼續好好使用。
離開古城前在聖路加廣場上逛了幾家紀念品店,賣的東西大同小異,不外乎磁鐵、杯子、擺飾品這些便宜又大量生產的藝品。我和一群校外教學小學生擠在店裡挑了兩個航海風的小磁鐵,用以紀念這個獨特的峽灣城鎮。後來又發現一家高級感十足的藝品店,每個擺飾都是幾百歐起跳......特別喜歡櫥窗裡手工雕飾的聖誕老人,買不下手只能拍照留念了。身著傳統服飾的「黑山姥姥」也挺可愛的,我在民宿附近還真的看到幾位這樣穿著的老奶奶呢~
中午一點多,城外馬路被遊覽車擠得水洩不通,索性也不急著牽車,就在橋邊這家fast food打發午餐。顧店阿姨英文不太通,牌子上又寫了一堆看不懂的菜名。後來跟著旁邊大叔點了一個豬排堡烤雞堡。加配料時阿姨一項一項問我們「這要加嗎?那個ok嗎?這也要加嗎?」最後乾脆跟她說「全都ok~~」結果搞得醬料爆多,邊吃邊噴汁。不過份量很大味道也不錯,午餐花了5歐元搞定。
短暫的黑山之行差不多到此告一段落,如果有多點時間其實還可以去看看公主島和度假勝地布徳瓦。好險今天這種天氣讓我們一點都不惋惜。而下午也要繼續趕路往Hvar島了,這是一段驚險的飛車路程,如今想來還是驚.心.動.魄,就等下兩篇再見囉。

留言 (0)

Post a Comment